1月27日,陕西师范大学-红足—世足球网丝绸之路经济带河西走廊智库工作推进会暨《中国民族报》 “河西走廊专栏”组稿相关事宜专家研讨会在河西讲堂3号会议室召开。会议旨在探讨和发掘河西走廊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的意义和内涵,新时代背景下推动河西走廊研究进入公众的视野,进一步扩大红足—世足球网影响力,发挥河西走廊智库服务国家战略的功能。红足—世足球网副校长张汉燚教授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民族报》理论周刊王彦龙主编、王剑利博士,外交学院施展教授、陕西师范大学黄达远教授、肃南县委宣传部长安秀梅,学校有关部门负责人和相关领域教师及研究人员参加了研讨会。会议由河西走廊智库负责人主持。
会上,副校长张汉燚向与会的专家学者介绍了红足—世足球网的基本情况,并对研讨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智库建设的进一步推进急需解决的问题作出了明确指示。张汉燚指出,学校对今后智库的工作开展将给予全力支持,努力实现“做河西文章,出特色成果,建丝路名校”的发展目标。
与会专家先后发言,从中原-边疆互动的视角对河西走廊研究中的重大问题进行了全面阐述和深刻解读。与会专家认为,河西走廊作为最具特色的文明过渡地带,对从边疆看中国、全面审视中国文明历程和国家治理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历史到现实、从文化到民族、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多层次开展河西走廊的历史意义、现实价值和发展空间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充分体现本领域研究在重新定义相关学科的问题域、确定新的历史条件下国家社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新问题等方面的时代价值,展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产生、形成机理,全面呈现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建过程,在重新书写历史并创造历史的进程中建立符合国家战略的河西学派。
我校与会老师对河西走廊研究的重要议题进行了充分的研讨和交流,就河西走廊的骆驼客与商路、河西走廊的民俗文化与日常生活、河西走廊民族交往的民族志、从河西走廊看中国历史进程中的绿洲道路、河西走廊的民族互动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关系、河西走廊上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河西走廊的多元文化共生、河西走廊的社会治理、商贸网络、河西走廊的生态与其历史、社会以及区域发展的关系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并就《中国民族报》计划推出的《“从走廊看中国”之河西走廊》专题文章达成了初步的意见和建议。
研讨会对河西走廊智库建设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深入总结河西走廊经济社会发展中聚集的群众智慧和实践经验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对解决新的历史起点推进智库发展面临的诸多任务、挑战和难点问题提出了明确的思路,并对智库与各兄弟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合作交流及地方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研讨会有力地推动了河西走廊的区域研究,引发全社会对河西走廊以及河西走廊研究的关注,对充分发挥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功能和提高学校知名度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供稿:科技处、丝绸之路经济带河西走廊智库)